![](https://img.alicdn.com/imgextra/i4/527320286/O1CN01ZdwCrG1Dz2EuxUpBV_!!527320286.jpg)
心理咨询师证,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,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能力的证明,在过去,心理咨询师证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颁发,但自2017年起,这一颁发机构发生了变化。
2017年,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《关于调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》,决定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改革,根据改革方案,原有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将逐步整合为统一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在这个过程中,心理咨询师证也发生了变化。
新的心理咨询师证将由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颁发,而不再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担,这一改革旨在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行业,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。
为什么在2017年后,心理咨询师证不再由中科院颁发呢?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职责划分: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要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和管理,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则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和科普工作,将心理咨询师证的颁发权交给人社部,有利于明确职责分工,提高工作效率。
2、专业性提升:新的心理咨询师证更加注重专业性和技能水平的考核,而非过去的学历和年龄要求,这样一来,能够确保拿到心理咨询师证的人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,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。
3、统一标准:将心理咨询师证的颁发权收归人社部,有助于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避免各地在颁发条件和程序上的差异,这对于规范市场秩序,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。
4、适应行业发展: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,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心理健康领域的支持力度,在这一背景下,将心理咨询师证的颁发权收归人社部,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
心理咨询师证由中科院颁发的历史已经结束,现在由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颁发,这一改革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,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。